烏托邦美術館
文、攝影\李清志
日本美秀美術館開幕至今,已經十多年了!這座由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所設計的知名美術館,經過了十多年的歲月,令人驚訝的是,這座美術館居然保有初開館時的精緻與優美,甚至與大自然更加和諧共生,整個美術館的管理與服務,絲毫沒有因為時間的過去,留下任何老舊的痕跡。
水墨山水畫的意境
美秀美術館是建築師貝聿銘畢生心血之作,其後雖然也完成了德國國家博物館、盧森堡美術館、以及蘇州美術館等作品,但是十年之後,許多人還是認為MIHO美術館是貝聿銘這些年來最令人難忘的作品。華盛頓東廂美術館、羅浮宮增建案,以及美秀美術館,堪稱是貝聿銘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里程碑。
貝聿銘雖然在美國完成建築教育,但是卻還是有其傳統東方的文化涵養。在美秀美術館的設計案中,他聰明地採用了大家熟知的「桃花源記」作為整個參訪路徑的劇本,雖然有人認為貝先生國學素養不夠精深,以致於只會用這種大家熟知的東方故事來哄哄外國人;不過老實說,一個建築師能夠將這樣的故事,塑造出精緻的真實空間場景,還真是不容易!
整個美秀美術館的參訪過程,猶如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意境一般,若隱若現、似有似無;甚至令人聯想到「谿山行旅圖」中,那些隱沒於雲霧、樹林間的長長石階步道,然後又忽然在山岳的某個角落出現,繼續向上延伸,進入高峰的雲霧之中。
美秀美術館之所以耐人尋味,在於其空間配置上,具有中國園林迴游式的趣味,隨著參訪者的移動,展現不同的空間景致,從而體驗出不同的意境。參訪路徑極具哲學思維,許多人將整個過程體驗比喻為人生旅途,特別是在彎曲的隧道中漫步,只見隧道盡頭隱約發出光芒,卻不知道將通到何處?此刻特別具有禪意,也讓人在短暫卻又寧靜的時刻,思考人生的終極意義。